|
答辩主席:王福兴 教授 答辩委员:熊俊梅 副教授 答辩委员:刘 威 副教授 答辩委员:蔡志慧 讲师 答辩委员:张瀚舒 讲师 答辩秘书:杨晓梦 答辩时间:周一(5月16日)上午8点30 答辩地点:南湖综合楼N211 |
学生姓名 |
论文题目 |
导师姓名 |
李征帆 |
在线学习中反馈对学习行为、学业表现的影响及元认知监测的作用 |
唐云 |
应鹏星 |
不同人际环境、心境状态与小学生在线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 |
唐云 |
杜云晶 |
愤怒情绪对于病理性网络使用倾向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 |
张微 |
祝婉玲 |
从工具性学习看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强迫性特征——基于fNIRS的研究 |
张微 |
吴亚男 |
情绪设计越多越好?——视觉情绪设计和情绪教学代理对小学生科学学习的影响 |
龚少英 |
郎悦茹 |
同伴代理的情绪表达与情绪支持对批判性思维学习的影响 |
龚少英 |
|
|
|
答辩主席:赵庆柏 教授 答辩委员:范 炤 教授 答辩委员:成 良 副教授 答辩委员:程晓荣 副教授 答辩委员:李玉杰 讲师 答辩秘书:梁正 答辩时间:周一(5月16日)下午2点 答辩地点:南湖综合楼N203 |
|
学生姓名 |
论文题目 |
导师姓名 |
朱淑艳 |
中-英双语者二语动词隐喻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|
刘思耘 |
王眉佳 |
不同叙事视角对阅读沉浸感的影响 |
刘思耘 |
田慧溢 |
“关系”促进受贿决策的心理机制及神经基础 |
定险峰 |
胡汉玉 |
零和情景及信念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及其脑机制 |
彭明 |
陈天龙 |
一般领域和身体纯洁领域的道德越轨行为对社会认知的影响——基于公平和共情的视角 |
彭明 |
|
|
|
答辩主席:洪建中 教授 答辩委员:王忠军 副教授 答辩委员:谢 员 讲师 答辩委员:潘 玮 讲师 答辩委员:涂 艳 讲师 答辩秘书:王纯真 答辩时间:周一(5月16日)下午2点30 答辩地点:南湖综合楼N210 |
|
学生姓名 |
论文题目 |
导师姓名 |
窦茹 |
产后返岗女性工作-家庭重塑:结构、测量及结果研究 |
唐汉瑛 |
古丽给娜·艾尔肯 |
员工主动型行为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:积极-消极工作反刍和组织支持感的作用 |
马红宇 |
张鹏飞 |
挑战还是阻碍?:与工作有关的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对工作目标进展和恢复的影响-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和归属感的调节作用 |
马红宇 |
张凡 |
不合规任务类型及其影响因素: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|
马红宇 |
崔京月 |
老年人虚假信息识别研究:年龄和信息情感特征的影响 |
王伟军 |
|
|
|
答辩主席:王伟军 教授 答辩委员:刘 亚 副教授 答辩委员:唐汉瑛 讲师 答辩委员:刘兴云 讲师 答辩委员:涂 艳 讲师 答辩秘书:战祥平 答辩时间:周二(5月17日)上午8点30 答辩地点:南湖综合楼N309 |
|
学生姓名 |
论文题目 |
导师姓名 |
卢家钰 |
意义建构视角下消防员的工作压力与职业认同研究 |
王忠军 |
汪义广 |
中国情境下的多维认知性工作重塑:量表开发及前因与效果检验研究 |
王忠军 |
桂先锋 |
疫情期间在线学习效果元分析及初中生在线学习效果影响研究——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视角 |
谢员 |
吕晨 |
活动理论视角下X县乡镇公务员培训问题及其矛盾分析 |
洪建中 |
吴珂 |
个体尽责性与组织动机氛围对知识共享的联合影响 |
洪建中 |
|
|
|
答辩主席:佐斌 教授 答辩委员:李静 副教授 答辩委员:黄飞 讲师 答辩委员:涂艳 讲师 答辩委员:潘玮 讲师 答辩秘书:刘晨 答辩时间:周三(5月18日)上午8点30 答辩地点:南湖综合楼N8012 |
|
学生姓名 |
论文题目 |
导师姓名 |
李心怡 |
辱虐管理对网络闲逛的影响:情绪耗竭和角色清晰度的中介作用 |
李晔 |
陈庆虹 |
恢复还是损耗:微休息式网络闲逛的利与弊 |
李晔 |
乔亚兰 |
公众对不同生育意愿女性的印象评价及归因的影响 |
温芳芳 |
马书瀚 |
优势维度效应:群体属性线索的重要性感知及其心理机制 |
温芳芳 |
张晓婷 |
网络游戏障碍者对社会奖赏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|
贺金波 |
杨婧怡 |
网络游戏障碍者对游戏相关社会奖赏刺激的注意偏向 |
贺金波 |
|
|
|
答辩主席:刘思耘 教授 答辩委员:定险峰 副教授 答辩委员:彭 明 副教授 答辩委员:刘 威 副研究员 答辩委员:谈雅菲 讲师 答辩秘书:王剪影 答辩时间:周三(5月18日)上午9点 答辩地点:南湖综合楼N8010 |
|
学生姓名 |
论文题目 |
导师姓名 |
程沙特 |
催产素对团体创造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|
成良 |
王素素 |
时间压力对注意捕获的影响——神经机制研究 |
李玉杰 |
曾芷橙 |
媒体多任务与创造性的关系——执行功能的调节作用 |
赵庆柏 |
陈雪梅 |
团体创造中的“沉默同伴”效应 |
赵庆柏 |
|
|
|
答辩主席:龚少英 教授 答辩委员:张 微 教授 答辩委员:唐 云 副教授 答辩委员:潘 玮 讲师 答辩委员:张瀚舒 讲师 答辩秘书:郭晓荣 答辩时间:周四(5月19日)下午2点 答辩地点:南湖综合楼N8010 |
|
学生姓名 |
论文题目 |
导师姓名 |
张洋 |
提示对学习者生成教学解释的影响 |
王福兴 |
毛忆晨 |
触屏对幼儿学习的影响:交互类型与学习内容的适配性 |
王福兴 |
张蕊 |
智能导学系统中提问对学习效果的影响:先前知识经验的调节作用 |
胡祥恩 |
赖雪梅 |
教学代理种族特征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:先前知识经验和材料复杂性的调节作用 |
胡祥恩 |
谢信捷 |
智能导学系统中教学代理幽默对学习的影响 |
胡祥恩 |
毛佩佩 |
不同难度任务下动态与静态反馈对数字游戏化学习的影响 |
蔡志慧 |
张夏艳 |
多文本阅读理解中困惑情绪的功能及动态转换 |
熊俊梅 |
|
|
|
答辩主席:吴才智 教授 答辩委员:朱 旭 副教授 答辩委员:张 琳 副教授 答辩委员:刘兴云 讲师 答辩委员:左培颖 讲师 答辩秘书:赵子仪 答辩时间:周五(5月20日)上午8点30 答辩地点:南湖综合楼N320 |
|
学生姓名 |
论文题目 |
导师姓名 |
刘畅 |
心理健康素养对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专业求助的影响—基于横断数据和教学干预的证据 |
于丽霞 |
高秋爽 |
抑郁倾向和信息框架对青少年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|
于丽霞 |
罗文俊 |
探索性助人技术的自动预测模型和共情训练小程序的效果研究 |
任志洪 |
袁丰卉 |
身体意象的风险因素、保护因素及干预:基于心理灵活与心理僵化模型 |
陶嵘 |
|
|
|
答辩主席:李 晔 教授 答辩委员:贺金波 教授 答辩委员:温芳芳 副教授 答辩委员:牛更枫 副教授 答辩委员:李玉杰 讲师 答辩秘书:宫剑 答辩时间:周五(5月20日)下午2点30 答辩地点:南湖综合楼N209 |
|
学生姓名 |
论文题目 |
导师姓名 |
屠梦婕 |
进化视角下感知到的自身外表吸引力对创造力的影响 |
于全磊 |
丁玉 |
社会群体的性别、年龄主客观一致性及表现对印象评价的影响 |
佐斌 |
叶含雪 |
匿名性及其动机归因在个体对信息发布者的感知与行为上的影响 |
佐斌 |
王琦 |
职业的性别年龄感知及其对从业者印象评价和决策的影响 |
佐斌 |
岳磊 |
物质主义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: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|
李静 |
|
|
|
答辩主席:任志洪 教授 答辩委员:夏 勉 副教授 答辩委员:陶 嵘 副教授 答辩委员:于丽霞 讲师 答辩委员:刘兴云 讲师 答辩秘书:赖丽足 答辩时间:周五(5月20日)下午2点30 答辩地点:南湖综合楼N208 |
|
学生姓名 |
论文题目 |
导师姓名 |
李菲 |
经历心理痛苦的个体是如何“自愈”的—— 一项解释现象学研究 |
吴才智 |
黄雨薇 |
群际接触对自杀公众污名的影响:认知共情与情绪共情的链式中介作用及其干预研究 |
吴才智 |
夏萌 |
亲密关系对非专业心理助人中共情反应的影响及机制 |
朱旭 |
胡英哲 |
如何理解有相似经历的人:投射还是刻板印象? |
朱旭 |